众所周知,产后所有的生理系统和脏腑都会发生重大改变,尤其会发生女性产后体虚、气血运行不畅和代谢失常等情况,从而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尿失禁、产后汗症、产后腰酸背痛等产褥并发症。因此,产后恢复工作必不可少。那么产后恢复给产妇带来哪些好处,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做?中医表示,产后恢复有利于快速恢复脏腑功能,改善生理机能,有效预防产褥期各种病症。最后,小编提醒,对付下面这10种产后病症,中医调理疗效非常好!
一、产后脏腑经络调理
产后多需多瘀,气血运行不畅,可引起或加剧脂肪代谢失衡,过多的脂肪就会堆积在腹部,腿部等影响身材曲线的地方;另一方面又会引起面色晦暗,没有光泽,加重面部色斑,通过疏通经络,调节脂质代谢过程,从而促进脂肪分解和能量代谢,又可益气养阴,行气活血,使面色红润,色斑减轻;由于孕期子宫的增大,导致腑脏移位,导致脏腑功能发生变化,内分泌失调,导致身材的变形。
适合人群:产后恢复身材,经络不畅,面色晦暗无光泽,内分泌失调的妈妈。
二、产后体虚
分娩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体力持续消耗的过程,宋代(妇人大全良方)指出:元气易受损,以致发生虚胖浮肿,神疲气短,面色苍白,胃寒腹痛,头晕目眩等症,且产后体虚易感受风寒,而导致产后身痛,关节痛等症,虚则补之,故产后宜进补,具有补气养血暖宫的作用,比较适合产后服用,姜,其性味辛温而辣,具有温暖脾胃的作用,随着时代的发展,产妇的体质也大大增强,进补要根据产妇的体质差异,随症随人而,异,如产妇产后并无虚汗症就不必进温补食物,过量的温补会引起上火,便秘肥胖等现象。利用推拿方法配合古方药浴汗蒸,加以脏腑的调理,改善产后亚健康体质。
适合人群:主要针对产后易疲劳的人群
三、产后尿诸留
又称“产后小便不通”,其主要病机是膀胱气化失司所致,<素问灵兰秘典论>云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已,”产后小便不通,可以从其病因气虚,肾虚,血瘀三方面考。分症论治,通过补气温阳,活血化瘀的手法和疗法,调节水液代谢,改善产后小便不通的情况。
适合人群:产妇发生排尿困难者或小便点滴而下者
四、产后尿失禁
隋代(诸病源侯论)中记载,指出产后尿失禁,因产体虚,热邪乘虚侵袭膀胱所致,并明确提出以肾虚为本。从清热利湿,滋肾养阴,疏肝清热,通淋等手法来改善情况
适合人群:产后出现尿频,尿急等
五、产后身痛
产后身痛首见于宋代《当归堂医从》云:“产后遍身疼痛”指出病因为气虚血滞,并立“乘痛散”的疗法。结合实际情况采用“血淤者宜补而散之,血虚者宜补而养之”产后痛手法及古方药浴汗蒸。
适合人群:在月子中受了风寒的或出现四肢或关节酸楚,疼痛,麻木,身体沉重者。
六、产后恶露不止
又称“子宫复旧需要5-6周的时间,若血性恶露特延续长时间至7-10天为产后恶露不全最突出的症状,清代《胎产心法》将其归为气虚,血瘀,血热三方面,若及时理疗,大多可明显改善或痊愈,反之,出血日久可致贫血。遵循虚者不之,热者清之,配合帮助子宫复旧。
适合人群:子宫复旧不全恶露不止者
七、产后汗症
产后汗症包括自汗和盗汗两种,妇女汗出尤以进食,活动后或睡眠时为主,因为产后气血聚虚,腠理不密所致血。产后自汗和盗汗,均可用补阴血兼益阳气之法治疗。
适合人群:白天不自觉地出汗或晚上出汗,醒来即止者
八、产后便秘
产后大便通与不通,与津液盛衰或肾气强弱有关,由于产褥期肠胃功能减弱,肠蠕动慢,肠内容物子啊肠内停留时间长,是水分吸收造成大便干结,经过妊娠腹部过多膨胀,是腹部肌肉和盆底组织松弛,排便力量减弱,产后人体虚弱排便力量减弱,所以产后经常有便秘现象,通过相应的手法,改善便秘,有利于及早恢复体形。
适合人群:产后大便不通或剖腹产后便秘
九、产后四肢畏冷
“产后一盆冰” “产后百节空虚”意思是说,由于产后气血虚弱,营血不足,肌肉,骨骼,关节得不到气血的温煦滋养;产后阳气受伤,机体得不到足够的阳气温煦,而感到畏寒,肢冷,另一方面,由于阳气虚弱,脏腑,器官功能相应减弱,抵抗力低下,容易产生上肢肘关节以下或肢膝关节以下,常感寒冷或是冰凉,常见于在秋末和冬季。改善四肢微循环,用温补疗法,中药汉方熏蒸。
适用人群:产后四肢自觉寒冷的产妇。
十、产后腰酸痛
因产伤损肾气,耗损精血,肾精血亏虚,失于濡养,故易腰酸痛,分为肾虚和湿寒,结合实际,调和足太阳经气治其标,补肾养精血治其本。
适合人群:产后常感腰酸背痛者。
通过中医特色疗法不但能防治产褥期病症,还能打通背部和四肢经络,疏通气血,调节内分泌失调等,可谓是一举两得。另外,产后护理不当引发的疾病较多,因此做好月子是首要,月子期间尽量卧床休养,慎寒温、勤清洁和调饮食。